我在江西占山头,秋天来庐山感受诗画
祖国山河秀丽,名山众多,公认是泰山、华山、衡山、嵩山和恒山。而庐山在历史、艺术以及宗教,普通人生活话语中,可以与之媲美。
庐山,以雄、奇、险、秀著称于世。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画家攀登探索,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有多少画家到庐山写生,也有的画家没到过庐山,在他的艺术想象中画出风光旖旎的庐山,这些名诗佳句、水墨丹青一起,构成其诗、画传奇之山。
2019年立秋拍摄于庐山。
当我们读书时最先认识的山,朗朗上口的,非庐山莫属: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读过这首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小学时期的你我,即使知道五大名山超过庐山,并不想去登临其中一座,但脑海已被庐山壮观的瀑布所吸引,真的会有是奔腾澎湃、灿烂星辰中银河,如何飞到人间的壮观。
当你去学山水画时,有那么一幅山水画,必须临摹它的技术手法、山水绘画特点荆浩匡庐图轴。荆浩,字浩然,号洪谷子,河南沁水人,与董源、关仝、巨然,历史上并称山水四大家。《匡庐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绢本,水墨,高185.8厘米,宽106.8厘米,此画是荆浩名作,绘的是庐山五老峰、香炉峰、三峡、左蠡等景,分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画出庐山的危峰重叠,高耸入云,山巅树木丛生,山崖间飞瀑直泻之势。荆浩没到过庐山,用笔墨勾、皴、染法并举,展示心中庐山的筋、肉、骨、气之势!
2019年立秋拍摄于庐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是苏轼一首写景诗,又是被我们当作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述了庐山不同的角度发生不同形态变化。诗意说明,复杂的事物不去深入调查,容易被局部所迷惑,对事物就难有客观、真实去认识,正如我们春、夏、秋、冬,远方、脚下、山中看庐山,看到的山色与地貌特征又不尽相同。
2019年立秋拍摄于庐山。
唐寅,属于明朝大网红之一,诗、书、画皆能,山水、人物、花鸟样样皆精通,当然,他到过庐山,画了一幅《匡庐图》,绢本,浅绛色,画的是庐山真实的三峡桥(观音桥)一带全景山水景观。三峡桥在汉阳峰与五老峰夹峙的三峡涧上,山峰峥嵘兀立,水流奔腾,树荫蔽日,涧上石桥雄伟壮观。
2019年立秋拍摄于庐山。
另外一幅画庐山名作,则是他的老师沈周所画,《庐山高图》也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绢本,淡设色,高193.8厘米,宽98.1厘米,这一巨幅借庐山高来祝寿的山水,画中层峦叠嶂,高耸山峰、层层叠叠;怪石突兀铺到山顶。庐山山峰势险峻,危岩雄浑,云雾缭绕,孤峰壮观凸起。山上草木丰茂,树木郁郁葱葱,中间清溪变成瀑布从崖壁中飞流直下三千尺。到期画底时已是震耳欲聋的水流击石声。一隐者立于溪前,仰望庐山高景,这隐者就是画家送画之人,他的老师陈宽,陈宽老家江西人,故以家乡的庐山来祝福他。
为庐山所作的名诗还有很多,如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本地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家乡的庐山隐喻南山。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也作《庐山诗》: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近代最有名伟人作: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些都是写庐山家喻户晓的诗句。古今画家画心中的庐山太多了,近代大画家张大千,他的临终绝作就是《庐山图》,绢本,水墨、泼彩、设色,纵180厘米,横1080厘米,全卷从庐山含鄱口画起,到崇山峻岭结束,表现庐山的诗、画晖映交融的景色。
2019年立秋拍摄于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