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问网openwhy.cn —— 基于文档协作平台的综合性内容型网站

请输入验证码的计算结果

看不清,换一张?
提交

建议反馈

提交
取消

绑定手机号

您不是手机注册用户,还不能操作创建群或申请为群参与者,请绑定手机号(手机号绑定后将也成为登录账号)
获取验证码
绑定
取消

合并账号

合并
取消

提示

取消
解绑并绑定
只有实名认证用户可创建活动,
请先进行实名认证
确定

扫描下载开问APP

开问AI助手

开问AI助手

最是平淡生欢喜——部编教材语文七上《散步》教学设计微探

关注
收藏

汉中市实验中学  李洁

一、教材分析

《散步》是部编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篇文章。这篇课文写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出现了矛盾,终归于和谐的故事,体现了浓浓的亲情,唱出了一曲珍爱生命、尊老爱幼的赞歌,更写出了中年人扶老携幼、担负起家庭的责任的社会主题。

本单元主要围绕“亲情”主题,向读者展现出一幅幅家庭风景,或温馨感人、或沉痛思恋、或可爱活泼、或真挚寻味。本文语言平实感人,情感简单而细腻,细节值得品味,主题需要多角度理解。

二、学情分析
本文选取的是一件小事,七年级学生阅历不够,感受亲情很容易做到,但是会忽略“珍爱生命”这项内容,对中年人的责任和使命也不容易理解,要整体感知内容和情感并不容易。

但是,七年级学生富有热情,有求知欲,对于引导更有探索欲望,也更愿意积极踊跃表达想法,老师需要找准启发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是能够实现其对主题的多角度理解。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散文文体特点,掌握散文学习的要点;

2.通过对关键语句或细节的研读,品析语言,多角度研读主题。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散文文体特点,掌握散文学习的要点。

2.难点:通过对关键语句或细节的研读,品析语言,多角度研读主题。

五、教学方法与工具
1.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与想象结合法。

2.教学工具:ppt 课件制作。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岁月流转,在时间的这条阡陌上能够让我们刻骨铭心的记忆都有哪些呢?有些时候不是那些多么惊天动地的时刻,而是生命中的琐碎细微之幸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去感受那些平凡的温馨和欣喜。

(二)散文学习需知
1.散文概念及特点

2.内容、语言、主旨、手法

(三)内容之感知
问题1:请同学们思考,由标题“散步”你可以想到哪些?

提示:
可以参考文章内容拓宽自己的思路

预设:散步之人
散步之时
散步之地
散步之语
散步之事
散步之景
散步之情
散步之……

问题2: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概括一下这篇散文讲了什么事件?是否有和你有思索一致的内容?

明确:
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拓展:
记叙文概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散步”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突显主要事件。

(四)语言之品味
问题:关于景物描写的句子

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2.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明确:
这些景物描写,点染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传达出万物复苏的生命感慨,还展现了一家人散步的美好情景和幸福心情。

拓展:
写景注意抓住景物特征,词语特点鲜明,语言凝练优美。

问题:关于人物描写的句子

3.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4.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5.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  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妻子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我说:“走大路。”

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明确:
写人力求个性特点鲜明,语言朴素亲切。

问题:关于对称特点的句子

6.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7.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8.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9.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10.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明确:
这些对称的语句,把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对举着说,从语义表达上看,增加了思想内涵的张力,引人注意,耐人寻味;从语音美感上看,句式整齐,富有对称之美。两句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五)主旨之深悟

问题:品味下面的语句,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课文深层意蕴的理解。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明确:
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的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经不起摔跌。从深层次理解来说,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它暗示着中年人承受着扶老携幼的责任,对家庭有一种使命感。

(六)手法之探究
以小见大:个人—民族   小家—世界
小说笔法

(七)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体味语言之美;

2.多角度体悟主旨,思考其他可取的题目。

(八)板书设计

散  步
莫怀戚

1.关于散文:
概念、线索、六要素

2.学习角度
内容、语言、主旨、手法

八、教学反思
《散步》是一篇特别具有温馨感的文章,平淡如水的生活里漾出满满的幸福感,让我们米一个读者都能触摸到那如水般温柔的画面。只是小事不小,笑声的背后还有值得学习和欣赏的家庭风景,贤惠的妻子、可爱的儿子、孝顺的丈夫,疼爱孙子的奶奶,无一不是我们生活里的缩影;那背上背的不仅仅是两个亲人,还有浓浓的爱与责任。

在本篇文章教学中,我希望通过品析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种情感和思索,也希望他们有幸福感;通过三处拓展“记叙文概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散步”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突显主要事件。”“写景注意抓住景物特征,词语特点鲜明,语言凝练优美。”“写人力求个性特点鲜明,语言朴素亲切。”让学生不仅读内容、悟深情,还要学会寻找写作方法。

最遗憾的地方在于,内容太满,学生思考读书的时间不够,有些满堂灌的意味。



字数 2207
阅读 1万
赞 | 0
举报
本文为下述活动作品
0 条评论
取消
评论
更多评论
还没有评论
评论已关闭
推荐阅读
换一批
回到顶部
分享文章

分享到微信

举报

提交
取消

选择活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