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问网openwhy.cn —— 基于文档协作平台的综合性内容型网站

请输入验证码的计算结果

看不清,换一张?
提交

建议反馈

提交
取消

绑定手机号

您不是手机注册用户,还不能操作创建群或申请为群参与者,请绑定手机号(手机号绑定后将也成为登录账号)
获取验证码
绑定
取消

合并账号

合并
取消

提示

取消
解绑并绑定
只有实名认证用户可创建活动,
请先进行实名认证
确定

扫描下载开问APP

《传习录》精选(29)

清正居士
关注
收藏

《传习录 中》一三六


       顾东桥来信写道:“听说您向学者说,所谓的‘即物穷理’的学说也是玩物丧志的,又引取朱熹其‘厌繁就约’(厌弃繁杂从就简约)‘涵养本原’几个学说标示于学者,指为朱子晚年定论,这也恐怕不可以吧。”

       朱熹所说的格物,在于即于事物而穷尽其道理。即物穷理是在事事物物上探求其所谓的定理,是以我心探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分开心与理为二了。那探求理于事事物物,比如说探求孝之理于其亲。探求孝之理于其亲,那么孝之理究竟是在于我心呢?亦或是究竟在于亲之身上呢?假如确实在于亲之身上,那么亲之过世之后,我心里面最终就无孝之理了吗?看见孺子坠入井中,必有恻隐之理,是恻隐之理确实在于孺子的身上呢,亦或是在于我心中的良知呢?他或许不能够以跳入井中吧,他或许能够以出手而援救呢?这都是所说的理了。是确实在于孺子的身上呢,亦或者确实出于我心中的良知呢?以这些为例,万事万物中的理莫不都是如此,于是就可以知道分开心与理为二是不能够的。分开心与理而为二,这是吿子的“义外”之说,孟子所深度批评的。“务外遗内,博而寡要”(务求于外而遗弃内,广博而却寡得关键),我的顾子你既然已经知道了,是究竟为何要这么说呢?称之为玩物丧志,尚且仍然认为不可以吗?

       如果说到鄙人所说的致知格物,是致我心中的良知于事事物物。我心中的良知即所谓的天理。致我心中的良知中的天理于事事物物上,那么事事物物都能得到其中的理。致我心中的良知,是致知也;事事物物都能得到其中的道理,是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也。合心与理而为一,那么凡是这区区前面所说的,与朱子晚年之论,都可以不言而喻了。



《传习录 中》答陆原静书(末结)


       答陆澄的信出了以后,读者都喜欢陆澄善于提问,先生善于回答,都得以听闻所未听闻的。王阳明先生说过:“原静所问的只是在知道与理解上转,不得已与他逐节分析。如果得信良知,只在良知上用功,即便千经万典都没有不吻合的,异端歪学一勘察都能尽数破解了,何必如此节节分开解析?佛家有‘扑人逐块’(要扑向人却去追逐石块)的比喻:见到石块扑向人,那么得以扑到人了;见到石块却去追逐石块,于石块上能得以什么呢?”在座的诸位朋友听到了,都怵然有所醒悟。这个学问贵在反求于己,并非知道理解就能够深入的。



《传习录 中》一六七


       欧阳崇一来信说道:“先生说:‘德性中的良知,不是起由于见闻的,如果说多听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去识别之,则是专门探求见闻之末,而已经落在第二真义了。’暗暗觉得良知虽然不由见闻而有,然而学习之人的那所知,未尝不由见闻而发。停滞于见闻固然不对的,但是见闻也是良知的作用也。现在说的‘落在第二真义’,恐怕是专门为了见闻而学习的人而说的,如果致其良知而去探求见闻,似乎也是知行合一的功力吧。其中是怎么样的呢?”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却莫不是良知的作用。故而良知不停滞于见闻,但也不分离于见闻。孔子说过:“我有什么所知道的吗?无所知道也。”良知之外别无他知。所以致良知是学问的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的第一真义。现在说专门探求见闻之末,则是失却头脑,而已经落在第二真义了。近来同志里面,大概已经没有不知道有致良知的学说了,然而其用功途径尚且多有糊涂,正是欠此反求一问。

       大抵上学问功夫只要主要思维与头脑是恰当的。如果主要思维与头脑专一以致良知为事,那么凡是多去闻多去见,都莫不是致良知的功砺。大概每日发用之间,见闻酬酢(酬,向客人敬酒;酢,向主人敬酒),即使千头万绪,都莫不是良知的发用与流行。除去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以致了,因此只是这一件事。如果说致其良知而去探求见闻,那么语意之间未免将其分之为二了。这与专门探求见闻之末虽然稍微有所不同,其却是未得精一的主旨,那么就一之就行了。“多听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去识别之。”既然说“择”,又说“识”,其良知也未尝没有行于其间,但其思维发用乃是专门在多去闻多去见上去择、去识,则已失却头脑了。崇一于此之类的地方见得应当分明通晓了,今日提问,正为起发明成此学之处,于同志中是极为有益的,但语意未透明而知的话,则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亦不容不去精细觉察这个啊。


解评:随良知的发用去见去闻,去行去知,于精一而言,是要一而顺成之的,而不是故意而为,致个良知再去探求见闻;更不是去做不同的事,多去看多去听去择善识别,这个得一而顺成之后才做的,没有做到前者就做后者,可以说是“胡作非为”了。

字数 1808
阅读 5113
赞 | 0
举报
本文为下述活动作品
0 条评论
取消
评论
更多评论
还没有评论
评论已关闭
推荐阅读
换一批
回到顶部
分享文章

分享到微信

举报

提交
取消

选择活动

1/10
作品二维码:
发证单位:
    发证日期:
    开问电子证书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