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屋-江西修水何市镇人家喜的文化风俗

过去是习以为常的礼节风俗,如今逐渐地淡化出乡村的视野。众多风俗的消失,与时代发展变迁、脱勾有关,城镇化的进程加速了消失。如我的家乡,江西修水县何市镇乡村人家,做屋的习俗,礼节风俗随着时代变化,已不复存在了。
比如过去做屋是土夯,现在是钢筋混凝土,承包给专业施工队。我就来说过去做屋,礼节风俗,见识了乡村人家温暖人情,那时一栋屋房,不是主人一家人的努力所能成,需要亲朋好友的帮衬,才能建成。
拍摄于江西省修水县何市镇火石老街。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江西修水县何市镇乡村人家里做屋,仍人生中的一次大事,也是人生富足的象征。做屋前多测三五年,少测半年作要准备好钱、物料,物料,要做大小门、大小窗户、大小过梁、棚杆、船条等木材,到河滩或大山中捡上好石的料,次要是铁钉、竹扁担、竹泥箕,买好瓦片、选取好附近取泥土地址,提前约好石匠、木匠、筑土夯人选。
拍摄于江西省修水县征村乡的老房子一角。
下脚,上半点年先请石匠(泥水、撑事技术员)师傅、木匠师傅丈量好屋长、宽、房间分佈、门窗大小。石匠指挥帮忙人挖好地基后,自己就开始垒好石块,下面是大石块垒出地面,再是用片石垒高二三十公分,宽度与土夯墙壁样宽。木匠要做好所有门、窗、梁。到下半年地基下沉结实,木材也变形已好。
起手,下半年秋收完后,挑选日子、吉时早晨动工。先祭祖,鞭炮过后,树立大门、再小门,架好介板(夯筑模板)开筑,夯筑人要身强力壮,起手这一天要主人准备好十桌以上宴席,亲朋好友都会来吃席,做工的大人、小孩(摆布碗筷)每人一个红包。
拍摄于江西省修水县杨家坪林场,木瓦结构的老房。
帮工,嫡系亲属要帮长工,一直做到房屋完工,短工是四到七天左右,我小时候就帮过很多亲戚、父母的朋友工,墙一米高以下时,去担泥土,一担重二三十公斤,年龄小装泥土会少。泥土,田地里揭动去上面一层黑色肥土,选取含沙少的红土、黄土、杏黄色三种,此土粘性好、夯筑干后坚硬。
过门,夯筑泥墙,介板长约一米三左右,宽四十公分左右,高五十公分左右,由两个年青力壮人用木锤夯筑,有时日子帮忙人多了,就多开一付介板,如快过大门了,风俗规定在中午过门,抢时间就要两付介板。中午夯筑过了大门顶时,鞭炮齐鸣,点香烛、烧纸钱、焚香,石匠师傅与众人喝彩祝福。
拍摄于江西省修水县杨家坪林场,木瓦结构的老房。
送劳,这是很有意义的风俗。来主人家帮工亲戚都会送劳,越亲的劳越重,送劳指得是送菜、大到鸡、鱼、肉,小到大米、青菜,烟、酒也少不了,送劳人也要过去做好饭菜,一般是起手是主人请宴席,过门与下板是娘家人或女婿请的宴席,普通的亲朋好友就是简单送五六道菜。
下板,夯筑到最后一个峰顶,放介板下来,上第一根大梁时。夯筑泥墙时要放棚,棚指得是硬木条,有利为墙壁不变形,夯筑过到另一墙时结合,还有增加墙壁的韧劲。下板要到太阳下山时,放鞭炮、烟花祝贺主体完工,石匠师傅、木匠师傅敲锣喝彩,都是祝福吉祥语,还要帮主人家洒果子,果子指糖果、硬币,屋内外很多小孩、大人来捡,热闹极了!
拍摄于江西省靖安县九岭山中的老房子。
过屋园工酒,完工后谢石匠师傅、木匠师傅,谢帮忙亲朋好友的宴请。主体工程完工后,还有帮二三天盖完瓦,石匠师傅要补平墙壁,让墙壁光滑美观。做好房后,也就快过年了,选好日子,天没亮亲朋好友过来帮忙搬家,最后是女主人拿着扫帚、锅铲、筷子到新房,开始到新家做园工宴席,宴席时要安坐,石匠师傅坐第一席位,木匠师傅坐第二席位,女主人娘家人坐第三席位。亲朋好友都要送礼,现在只有这项风俗保留下来。
拍摄于江西修水县何市镇乡村人家瑞雪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