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论语》之子贡是君子吗

最近,又重新阅读了一遍《论语》,有很多新发现,也有一些疑问和纠结之处,比如子贡是君子吗?对于这个问题,与喜欢《论语》的朋友交流一下看法。
子贡是君子吗
《论语》5.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大致意思就是子贡问老师孔子:“我这个人如何啊?”孔子说:“你呀,是一个器皿。”子贡接着又问:“是什么器皿呢?”孔子回答说:“瑚琏。”
看到这儿,直觉首先告诉我孔子认为子贡不是君子。为什么这么想,是因为之前夫子说过与此有关的话。
《论语》2.12子曰:“君子不器。”就是说君子不能像一个器皿。
夫子既然如此评论君子之风范,现在又如此点评子贡,前后文对照起来看,应该是夫子对子贡当前的一种看法,那就是子贡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
子贡其人
子贡,是端木赐的字,孔子的得意门生,不仅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而且还是孔门十哲之一。曾先后出任鲁国、卫国的丞相,可见其能力非凡。子贡的特长是经商,是孔门弟子中最富有的人。
在《论语》先进篇11.3中,“言语”科目仅列出两人,子贡位列宰我之后,可见子贡在说话技巧、与人沟通、能言善辩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绝非泛泛之辈。如此高徒,孔夫子怎么还说他不是君子呢?
孔子心目中的君子
《论语》中,孔子无数次论及君子,什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等等,可见“君子”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之高、要求之严。当然,孔子每次点评也都是有语境的,这是理解夫子之言的要点。
我们先看一下“君子不器”的说法,此文出自“为政第二”,也就是孔夫子给学生讲解治国理政的要点,夫子此话在于告诉学生们,做官为政者必须是个全才,有处理各方面疑难杂症问题的能力,而不能是一个方面的专才,只能做某件事,那样就不是一个好的官员。夫子擅于比喻,言简意赅,说得非常好。
那么他为什么批评子贡不是君子呢?此文出自“公治长第五”,孔子先点评了他的学生公治长、南容,又点评子贱,说他真是个君子,品德很高之类的话,结果子贡就迫不及待了,主动问老师,我怎么样啊,于是就出现了夫子点评子贡的话。
从这篇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他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比较直率,但此种行为做事风格肯定不符合孔子他老人家心目中的君子之风,子贡你怎么能这么沉不住气,急慌慌地让人表扬你呢?
其实,我们从对话中也能够推断出子贡还是有些自负的,自视甚高,也难怪,如此优秀,洋洋自得一下在所难免,这是人性使然。
从这篇师生对话也不难领悟出夫子其实也是一个真性情之人,对于学生他总是客观真实地进行评论,实话实说,不会碍于情面说些违心的话。由此可见儒家学风之严谨,浩然正气溢于言表。
当然,我们从《论语》中也能体会到,君子与小人不过是人性的一体两面,正如善与恶可以同时集于一身,并且会时时、事事不断发生变化,这就是博大精深的易经辩证法,也是儒家不断要求“三省吾身”的原因。
于202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