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问网openwhy.cn —— 基于文档协作平台的综合性内容型网站

请输入验证码的计算结果

看不清,换一张?
提交

建议反馈

提交
取消

绑定手机号

您不是手机注册用户,还不能操作创建群或申请为群参与者,请绑定手机号(手机号绑定后将也成为登录账号)
获取验证码
绑定
取消

合并账号

合并
取消

提示

取消
解绑并绑定
只有实名认证用户可创建活动,
请先进行实名认证
确定

扫描下载开问APP

互动反馈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具体实践

丫头
关注
收藏

互动反馈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具体实践
北京市通州区民族小学 陈珍珍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互动反馈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能够及时、准确获得、分析和处理学生学习情况真实反馈信息。以唱歌课《飞飞曲》为课例进行分析。充分证明,互动反馈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反馈、纠错、评价的功能,为音乐教学实现高效性。
主题词:互动反馈;课堂学习活力;音乐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在小学音乐学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与表现能力,丰富情感体验,激发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重视学生的参与性与表现能力。即音乐素养是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音乐欣赏、乐感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施教者在每一节的课程讲授时,都萦绕着音乐素养的熏陶。唱歌课作为低学段学生的音乐启蒙、艺术启蒙课程,对其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将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以提升。信息技术为小学音乐学科素质教育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笔者结合课堂体会,谈谈如何在信息技术下支持下,利用互动反馈技术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
二、实践研究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结合二年级已有的认知水平,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激发学习热情,在自主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及音乐表现能力,提升音乐素养。通过演唱《飞飞曲》,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与表现能力,丰富情感体验,激发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本课以《艺术课程标准》作为教学准则,以音乐课程基本理念为理论依据。
重点凸显以下两个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
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聆听、演唱、创编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除此之外,根据北京市歌唱教学的设计思路,教师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激发学生参与和创作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让学生在实践中唱会歌、唱好歌,继而会唱歌。
(三)教学内容分析
以演唱歌曲《过飞飞曲》为核心内容,采用聆听、模仿、听辨、律动、合作歌表演等方式学习歌曲中的节奏、歌词及旋律。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能用欢快、热烈的正确的歌唱声音演唱歌曲表现过年热闹的情景。通过游戏互动、节奏练习,掌握歌曲的节奏特点。在词曲结合、识读乐谱、演唱歌曲中感知歌曲情绪、速度、力度及表达内容。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为歌曲加入舞蹈创编和角色扮演,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1、对全册教材的分析
乐曲属于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册教材的作品均以孩子们喜欢的作品为主,题材多样、体裁丰富。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
2、对歌曲的分析
《飞飞曲》是我国作曲家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曲,2/4拍,大调式,曲调流畅、活泼而又轻快,巧妙地运用八分音符与八分休止符的交替来表现小雀的活泼与可爱。明亮的大凋色彩和主音的终止,给人以稳定坚强的感觉。通过学习本曲,学生能够感受小雀的活泼与可爱,感受老雀的自然亲切,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学生情况分析
1、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表现力强,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乐于参与创造性活动。在课堂中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及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们聪明阳光,善于进行音乐表现与联想。二年级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要善于利用儿童的自然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的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2、过程与方法方面
采用聆听、模仿、听辨、律动、合作歌表演等方式学习歌曲中的节奏、歌词及旋律。
3、知识与技能方面
通过平常教学发现二年级学生兴趣很高,但也容易出现课堂混乱的现象,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此教师对于歌曲及相关文化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尽量有趣生动、简明易懂。《飞飞曲》这首歌曲,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结合我的思考,确立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感知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并想象小雀和雀妈妈的生动形象。
2)过程与方法:能够在聆听、模唱、师生接唱等学唱活动中用亲切、自然的声音唱准、唱好歌曲。
3)知识与技能:能够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简介,增进文化理解。探索歌曲深层含义,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三、精心设计“按点”,促使学生认知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互动反馈技术,老师能清楚知道学生的选择,及时对学生进行纠错指导,提高学习效果。在歌曲《飞飞曲》中,笔者有几处按点设计,让学生在听、唱、想、演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音乐感受力。
1、了解八分休止符。
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音乐课堂,请你观察两条节奏,听一听辩一辩老师拍击的是哪一条节奏?
题干: 拍击的是哪一条?选项: 1、第一条 2、第二条
这一按点的设计,为新课导入做好了铺垫。学生们通过视觉与听觉感官,选择出正确的答案,更好了解八分休止符的作用与表现方法。
2、聆听音乐,感知歌曲《飞飞曲》节拍。
题干:你认为哪个手势动作更适合表现这首歌曲的节拍呢?
选项: ①②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在歌曲节拍听辩时利用互动反馈技术,同学的选择一目了然。教师掌握同学们对节拍的把握程度。
3、为场景选择合适的音乐
鸟妈妈要带着小鸟学飞,它们会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学飞呢?下面有两段音乐,请做出你的选择。
题干:它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学飞呢? 选项: ①音乐1 ②音乐2
这个按点的设计激起了学生的激烈讨论,在讨论中学生激发了想象力,也锻炼了组织语言的能力。音乐①为《摇篮曲》,音乐②为春节序曲。学生们能够通过乐器演奏的节奏、速度等进行对比,做出正确的选择。要选择安静一点的环境,危险少一些。太嘈杂的环境危险多。
四、研究结论
通过此次课例的研究,笔者证明了互动反馈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反馈、纠错、评价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与传统音乐教学相比,学生参与度提高,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利用互动反馈技术有效实施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有针对性的按点
怎样确定教学重点中的难点设《按》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需要做到先进理念为导向,深钻教材是关键 ,清晰学情是前提 。按点设计要有利于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按点设计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我们力求达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兴趣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构建互动交互、和谐的课堂模式;关注学生认知规律、关注学生学情,需要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将互动反馈技术发挥效率最大化,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凸显及时、高效、全面和科学的特性,以此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二)利用互动反馈技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对于互动反馈技术深入研究、使用,利用互动反馈技术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很快进入学习过程。这种参与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投入度,但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加公平、自然地表达和使用。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按按按”互动反馈技术,学生手中一个小小的按钮,体积小且便携的设备,使学生在空间上不受限,更好地开展课堂合作和交流。
(三)利用互动反馈技术,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提升教学效果
本节课的按点设计,完全按照教学目标的达成去设计,而且,利用互动反馈技术也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每个问题,学生的答案笔者都能一目了然,不仅掌握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将教学内容落到实处,解决本课重难点。“按按按”互动反馈技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答题机会牢牢掌握在每一个学生自己手中,人人都是参与者。笔者根据答对率,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有效解决问题。还可以有效调控教学进程,使得不同起点的学生有效调整旧知,构建、掌握新知。可以说,信息反馈技术既保留了传统教学的优势,又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强化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教师有效挖掘学习数据、更准确地定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掌握水平,并在这个情况下从新调整教学策略,实现精准教学的策略,最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实现教学的目标。
(四)利用互动反馈技术,促进学生形成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表现、学习方法和成效等的评价。进行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过程性反馈信息,采取适当的修正措施,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的“自我纠正系统”,以增强自信心,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更快更好实现学习目标, 得到发展并享受成功的快乐。
互动反馈技术的使用,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评价不仅包括教育者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能够根据反馈差异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监控评价反馈差异之所在。正确恰当的教学评价,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一节课下来的学习状况,找出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借用互动反馈技术,老师在尊重学生主体意志的前提条件下,根据学生在一定阶段内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兴趣爱好、在音乐方面潜在能力的大小、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差异也会制定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利用互动反馈技术,为解决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这一教学改革的难点问题提供了可能。
综上所述,本课例,运用互动反馈技术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情感,利用反馈生成信息进行有效的再教学,相关教学策略实施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较高的课堂效率。

字数 3942
阅读 4081
赞 | 0
举报
本文为下述活动作品
0 条评论
取消
评论
更多评论
还没有评论
评论已关闭
推荐阅读
换一批
回到顶部
分享文章

分享到微信

举报

提交
取消

选择活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