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智慧的七个战略
战略1:
无为战略——不见可欲
《道德经》讲:“为无为,则无不治。”
首先我们要区分有为战略与无为战略。有为战略,就是找到路径、实现突围、占领高地,简单地讲,叫“突围并占领高地”。这是我们在竞争当中必不可少的功夫。
而无为战略,就是更高层面的顺势而下的战略。它的基本逻辑是:发现瓶颈,移走障碍,顺势而下。
就像划船,我们登上这艘船,然后顺流而下,只需要付出很少的力量,甚至都不用划桨,河流就会将我们带向远方。这就叫无为战略,这就叫顺势而为。
战略2:
无用战略——以无为用
无用战略,就是做一些在别人看来没有用的事情。《道德经》讲,“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凿出来的一个窑洞,之所以可以作为我们的居室,正是因为它是空的、是无,才可以为我们所用。
所以,以无为用,无用乃为大用。一无才能生万有,这就是无中生有的战略。

战略3:
不争战略——处众人之所恶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不争战略,就是处众人之所恶。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恰恰是道之所在。
战略4:
不仁战略——反其道而行之
《道德经》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首先,我们需要正确理解这个“不仁”。何谓不仁呢?就是没有分辨的一视同仁。
就像母亲对于孩子的那份无私的爱,母亲不以奉献为奉献,母亲的爱,无所不在,道法自然。天地之道也是如此,天地无私,就像阳光一样照耀着天地万物,万物都得到阳光的滋养而生长。
战略5:
橐龠战略——良善能量场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天地之间就是一个能量场,这个能量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稍微一动的话,它又能够有所变化,就像风箱一样,这就叫“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战略6:
归根战略——回归大道
《道德经》讲“致虚极,守静笃”,就是回归大道的功夫,最终是要“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回到我们每个人的天命,找到我们人生的使命,然后全力以赴,依道而行。
战略7:
自然战略——道法自然
《道德经》讲:“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自然战略,就是要洞察到客户内心的渴望,激扬人性当中的良知与善,并且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