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问网openwhy.cn —— 基于文档协作平台的综合性内容型网站

请输入验证码的计算结果

看不清,换一张?
提交

建议反馈

提交
取消

绑定手机号

您不是手机注册用户,还不能操作创建群或申请为群参与者,请绑定手机号(手机号绑定后将也成为登录账号)
获取验证码
绑定
取消

合并账号

合并
取消

提示

取消
解绑并绑定
只有实名认证用户可创建活动,
请先进行实名认证
确定

扫描下载开问APP

接触性皮炎的知识信息汇总

接触性皮炎的知识信息汇总

2018-06-25
版本 v1.0
字数 4243
阅读 967
0
云协作成员 1
开问网
管理者:
告:
查看公告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粘膜由于接触外界物质,如化纤衣着,化妆品、药物等等而发生的炎性反应。其临床特点为在接触部位发生边缘鲜明的损害,轻者为水肿性红斑,较重者有丘疹、水疙甚至大疤,更严重者则可有表皮松解,甚至坏死。如能及早去除病因和作适当处理,可以速愈,否则可能转化为湿疹样皮炎。

病因及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可分为刺激性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两大类。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接触物本身具有强烈刺激性,该类物质无个体选择性,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生,且无潜伏期,是通过非免疫机制而直接损害皮肤。当去除刺激物后炎症反应能很快消失。如强酸强碱,任何人接触一定浓度、一定时间,于接触部位均会出现急性皮炎。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典型的IV型超敏反应。接触物为致敏因子,本身并无刺激性,多数人接触后不发病,仅有少数人接触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在接触部位的皮肤、黏膜发生超敏反应性炎症。长期接触的刺激弱的物质,如肥皂、洗衣粉、汽油、机油等,多为较长时间内反复接触所致。这和原发性刺激物的性质和物理状态、个体因素如皮肤多汗、皮脂多、年龄、性别、遗传背景等及环境因素有关。有些物质在低浓度时有致敏性,在高浓度时有刺激性和毒性。按其性质可分为3类,
动物性:动物毒素,昆虫分泌物、毒毛等。
植物性:花粉、植物叶、茎、花及果实等。
化学性:是引起接触性皮炎的主要原因。主要有金属及其制品、塑料、橡胶、香料等。  
当初次接触变应原后不立即发病,经过4~20天(平均7~8天)潜伏期,使机体先致敏,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在12~48h左右即发生皮炎。通常是由于接触小分子半抗原物质,如油漆、燃料、农药、化妆品和某些药物(磺胺和青霉素)等引起,小分子的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成完全抗原,经朗格汉斯细胞摄取并提呈给T细胞,使其活化、分化为效应T细胞,机体再次接触相应抗原可发生接触性皮炎,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皮疹、水疱,严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是一种抗原诱导的T细胞免疫应答。

临床表现

根据病程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此外还有一些病因、临床表现等方面具有一定特点的临床类型。

急性接触性皮炎

本群1.0版本来源于A+医学百科网,由李文丰最后更改,在A+医学百科用户行医的工作基础上。本群当前版本的贡献者名单及贡献值比例,详见群信息页末端,其中用户A+doctor代表前述用户。

本群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群信息不一定准确、全面或最新。群内容不应成为诊断或治疗疾病的最终依据。开问网在此提醒网友,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本群的全部文本内容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本群文本的使用者须承诺遵守本协议。

开问网并不能确认也不能保证所有贡献者贡献的资料没有侵犯其他方的合法权益。如果相应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协商处理。

正在加载……
举报
本文为下述活动作品
  • 动态
  • 大事记
展开
0条评论
更多评论
关联云协作
回到顶部
分享群

分享到微信

1/10
作品二维码:
发证单位:
    发证日期:
    开问电子证书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