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问网openwhy.cn —— 基于文档协作平台的综合性内容型网站

请输入验证码的计算结果

看不清,换一张?
提交

建议反馈

提交
取消

绑定手机号

您不是手机注册用户,还不能操作创建群或申请为群参与者,请绑定手机号(手机号绑定后将也成为登录账号)
获取验证码
绑定
取消

合并账号

合并
取消

提示

取消
解绑并绑定
只有实名认证用户可创建活动,
请先进行实名认证
确定

扫描下载开问APP

深耕课堂 巧设按点 通中求融 +史家小学通州分校+邱冬梅

邱冬梅
关注
收藏

深耕巧设按点通中求融

北京市史家小学通州分校

邱冬梅

摘要: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一名专业素养高的教师应从多角度进行预设,让“意外”的收获成为一节课的亮点按点的有效运用使学生思维外显,加强了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在一次次辨析中越变越明

关键词:深度思考、思维碰撞、探究学习

正文: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在交互表达的过程中,学习者会对原有知识进行梳理与诠释,促进知识结构的建构与重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个体的主动建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从自己的认知基础出发依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数学的。从这个意义看,数学是无法灌输的,只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学好数学。

教学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的循环往复过程,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引发学生的思维和思考。有了互动技术,学生的活动丰富了,同时在课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信息交互的机会增多了。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考虑怎样组织起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除了要设计高质量的问题,还要把握课堂提问的技巧与时机,才能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体会。

一、设问引导,互动建构

在教学扇形统计图的时候,我设计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

六年级(1)班同学喜欢读的图书情况统计表

科普读物中外名著童话故事动漫故事其他
1261552

同学们根据结合上面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分析并回答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整个圆形表示?这也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

我收集上学生的答案如图①②:

请同学们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认为①正确,也有的同学认为②正确,还有同学认为两个都对。于是我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互动反馈的按按按,选择自己支持的观点,按下前面的序号。如果认为两个都正确就选③。选择结果如图3

3

结果认为全都正确的同学略超出前两个选项,于是我请选择③的同学起身。请选择①②的同学去找他们自由讨论,然后再一次拿起手中的按键器二次做出选择,这是同一按点的二次使用,目的是想看一看同学们自主交流后的学习成果。结果如图4

4

显然,结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难看出,选择两个都正确的同学增加到了百分之八十三,但是还有部分同学只支持圆表示全班总人数。于是我继续请同学们陈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同学们统一了认识:如果以全班总人数为“单位一”的话,喜欢童话故事的人数就占总人数的37.5%;如果以200本新书为“单位一”的话,那么童话故事书就占其中的37.5%。所以“全班总人数”和“200本新书”都是正确的。而正是这一观点也说出了另外一部分同学的答案:如图5

5

“单位一”是对扇形统计图这个圆的概括。而“单位一”具体表示什么,就要根据问题情境而定。至此,本节课的难点在不知不觉中被突破了。

二、突破难点,夯实基础

在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这一内容的时候,是通过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引入的,如下图

通过观察,有的同学说:“我发现两张照片长与宽的比值是相等的。”还有的同学说:“我还发现第二幅照片的长是第一幅照片长的2,宽也是第一幅照片的2。”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进行了小结:“像这种情况我们就说图2是图121放大后得到的图。”并板书了“2:1放大”。同学们都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而这时我突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2:1可不可以表示按照原图形的面积放大?请同学们思考并选一选:①可以②不可以

选择结果是28.9%的同学认为可以,71.1%的同学认为不可以。于是我请同学们发表各自的意见,认为不可以的同学的理由是:如果是按照面积放大,就不是21的比放大了,因为图1的面积占15个格,图2的面积占60个格,这样就是按4:1放大的了。

认为可以按照面积放大的同学是这样解释的:虽然按照面积放大的比是4:1,但是并不能表示图形不能按面积放大,也可以把原图形的面积放大到30个格,不就是按2:1放大了吗?

通过这一番讨论,同学们又陷入了思考。我又请同学们拿起了手中的按键器,进行二次选择。选择的结果是有76.3%的同学选择①可以,有23.7%的同学选择了②不可以。从结果看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改变了自己原有的想法,只有少数同学坚持了自己的意见。于是我请少数同学的代表发言,说说自己的想法。

其中一名同学是这样说的:“我认为不能按照面积的比放大,因为我觉得面积相等但形状不同的图形有很多。比如图1,如果按照面积扩大2倍得到图2,图2的面积就是30,而30可以由1×302×153×105×6得到,虽然面积都是30,但是图形的形状就变了。”此言一出,同学们都恍然大悟。还有的同学们补充道:“对,变成平行四边形面积也可以是30……接着又有一位同学说:“前面我们学习的比例尺的定义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等于比例尺。所以,比例尺是长度的比不是面积的比。”

就这样,在不断的思考、选择、讨论中,本节课的难点顺利被突破了。而且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凸显重点,深入探究

又如在学习圆锥的认识这节课时,有这样的知识点: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高(这个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根据以往的经验,因为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容易接受,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往往会掉以轻心、不求甚解。因此在学生自学完成,自认为胸有成竹的时候,我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把一个圆分成两个大小不同的扇形后,再利用这两个扇形分别围城两个圆锥,这两个圆锥的高是不是相同?请同学们选一选①相同②不相同。结果100%的同学们都选择了①相同。因为同学们认为两个扇形是同一个圆上剪下来的,所以它们的半径都相同。因此同学们认为两个扇形围成的圆锥的高也相同。

于是我请同学们亲自验证一下,结果发现两个圆锥的高并不相同。因为圆的半径并不是圆锥的高,而是圆锥的母线。此时,同学们对圆锥的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个问题不仅起到了对学生掌握概念情况的诊断,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概念的深入探究,对知识的全面理解。

找准结合点,内化知识

再如在学习“比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时,在同学们理解了比的概念;比与除法与分数之间的系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的比。此时同学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赛场上的比分。于是我随机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比赛结果:例如足球比赛的比分是1:2。并提问:你认为这个比是刚刚我们学过的比吗?选项①是②不是

结果51.3%的同学选择了①是,48.7%的同学选择了②不是。此时我请同学们表达自己的观点,选择是的同学认为:赛场的比分有前项比号和后项,符合比的形式所以是比;还有同学认为,1:2表示甲队得1分,乙队得2分,甲队的比分除以乙队的比分就是1:2

听了两种意见的陈述后,一部分当初选择不是的同学陷入了迷茫,还有的同学似乎有些动摇了。但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可以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在赛场上往往会有1:0这样的比分。而我们刚刚学习的比的概念是‘两个数相除,就叫做这两个数的比。’而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因此,赛场的比分不是数学课上学习的比。”这一番表达后,同学们恍然大悟。有的同学也说:“比分也可以是0:00除以0也没有意义。”

最后,同学们达成了共识:在做判断的时候,不能只看外在的形式,要看内在的意义。要把概念当作衡量的标准。

这个问题的设计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不仅诊断了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还激发了学生的深入探究的欲望。

总之,问题是知识的心脏,是调动思维的催化剂,是促使学生认知结构重建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将学科知识问题化,以问导学,以学定教,把问题推进作为教学过程的核心。在问题推进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理解程度、思维的发展水平,也要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生成新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理解、转换、实施、反思”的四个阶段中,学会总结提炼策略与方法,破解思维定势,形成创新思维和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精神。而在这一过程中互动技术的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也将继续在这方面探索下去。

字数 3304
阅读 4994
赞 | 0
举报
本文为下述活动作品
0 条评论
取消
评论
更多评论
还没有评论
评论已关闭
推荐阅读
换一批
回到顶部
分享文章

分享到微信

举报

提交
取消

选择活动

1/10
作品二维码:
发证单位:
    发证日期:
    开问电子证书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