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问网openwhy.cn —— 基于文档协作平台的综合性内容型网站

请输入验证码的计算结果

看不清,换一张?
提交

建议反馈

提交
取消

绑定手机号

您不是手机注册用户,还不能操作创建群或申请为群参与者,请绑定手机号(手机号绑定后将也成为登录账号)
获取验证码
绑定
取消

合并账号

合并
取消

提示

取消
解绑并绑定
只有实名认证用户可创建活动,
请先进行实名认证
确定

扫描下载开问APP

拾穗者

幽州十三京
关注
收藏

(一)

       “翁翁,这是什么地方,我们以前怎么没来过?”

       “这里就是周至县,是京城最繁华的地方之一,但是他们这里的私塾很有特点。”

       “那私塾里面的夫子是不是和我们家先生一样有学问?”

        “这个呀,翁翁带你去看之后,你便知道啦。”

        刚走进书院大门,便可看到在正堂那里挂着白居易的画像,而且学堂里面大多都是白居易的字画。

        有一幅画很不同于别的山水画作,上面描绘的是三个正在拾麦穗的妇人。

        “翁翁,白居易不是大诗人吗?他以前也是夫子吗……”

(二)

        白居易在周至县这么受尊敬,其实还有一段佳话在流传。

        36岁那年,他初任周至县县令,盗匪盛行,上任县令不断的征收苛捐杂税,整个周至县都民不聊生。他感慨良久,决心要有所作为,造福一方,给后任官员留下清正廉洁的榜样。他每天都在思考如何除去盗贼,让百姓们过上安宁的生活。

        正值五月,是收割小麦的季节,白居易走在街上看到许多孩童都在帮忙晒小麦,他不禁眉头一紧,虽然自己心中一直崇尚“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可不知百姓贫苦的他竟一直都没有想到那些没有贫苦人家的孩子如何接受教育。他的随从讲到,由于近年来百姓生活贫困,这些年适龄小孩都没有去学堂读书,而且这在当地已经是很常见的事了,一来是许多孩子在家可以分担田地辛劳,二来学堂已经残破不堪,许久没有得到修葺了。白居易十分痛心,可一时之间官府又真的拿不出足够银两。

        他走向村边得一处麦田,看到正在劳作的百姓。他们一定是天不亮就来到这里收割麦子了,虽然大汗淋漓但却丝毫没有停下来休息的意思。随从说:“因本地村民多而地少,所以很多村民在自寻荒地耕作,而且许多麦田都在山脚下种植。但这又与山上劫匪十分相近,所以他们一般都是在麦熟之时用最快的时间把麦子收回家里,只为了不被山上盗匪提前抢掠去。如同在虎口夺粮一般,生活真的是十分艰辛。”

(三)

        更令人心痛的一幕出现了,有三个贫苦妇人裹着的头巾,穿着十分厚重的衣服在麦地里拾别人落下的麦穗,这是最累的劳作,却只能得到极少的麦穗。还有一个妇人带着一岁多的孩子,她为了可以多拾捡些麦穗,只得把孩子放在大树下一个人坐着。而自己也是十分挂心孩子,时不时的抬头起来看看,迫于生计,她们只能如此。如若不是麦收季节,她们就只能沿街乞讨了。随从讲到,近年来盗匪猖獗,前几任县令也曾组织许多次剿灭盗匪的活动,可惜每次那些壮丁都是有去无回,流言都纷纷传到是被扔山里喂老虎了。所以才有这么多幼年幼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的人。“难道朝廷就没有对这些老有功之人的家人进行补贴帮扶吗?”白居易泪眼婆娑的转向随从。随从讲到“大人您有所不知,前几任县令自然会像朝廷上诉,只是每次赈济的银两被层层剥削之后到我们这里就完全落入前任县令一人之手了,对外便推辞说是赈济的钱财还没有来到而已……”

        再看那三个拾穗的妇人,都是受礼制约束裹着小脚,在麦田里行走的时间久了十分不便。她们只得右手拾穗,左手按揉着酸痛的腰。装着麦穗的袋子十分的大,看起来却有很少的麦穗,可能她们想着要把袋子拾满麦穗,然而却是那么不如意。她们身为妇人却不戴首饰,而且衣服颜色老旧,面色饥黄。本该在家中相夫教子、红袖添香的年纪,她们却要承受着这般的辛劳,若是她们丈夫看到,该有多么自责和难受。还有那在树下无人照看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要承受生活的磨难。还有那些在割麦子的人,又怎知今日辛劳忙碌的他们明日会不会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可能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

        已到正午时分,许多劳作的男人回家中吃饭了。放眼望去除了这三个拾穗的贫苦妇人,只剩下远处的谷堆和空气中燥热的风。小孩子在哇哇啼哭,母亲除了低头拾穗便无可奈何了,不拾足够的麦穗,哪里有粮食喂养孩子呢。一个年纪稍长的妇人已经体力不支,只能一边按压自己的膝盖一边弯腰拾穗,她手里的那把麦秸看上去比腰中所系袋子里的麦穗还要多。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却要冒着烈日去拾别人麦田里遗落下的麦穗。白居易深深叹了口气,可惜自己是一介文人,要是习武之人是不是就可以帮助他们除掉盗匪,让她们过上安宁祥和的日子了。

(四)

        想到这里,白居易命人把拿来纸笔,他要眼前这场景给描绘下来,作为勉励自己勤于政事的一种鞭策。他把这幅画命名为《拾穗者》,并作诗《观刈麦》上交朝廷,希望皇上体恤人民疾苦,可以免除一部分苛捐杂税。以及对官员克扣赈济银两之事,希望以此可以严肃风纪,达到政治清明。皇上看到拾穗妇人这幅画,不禁十分感慨人民的疾苦,于是下达政令:克扣赈济财物的官员一律免职、对社稷有功之人的家属都可食俸禄、修葺私塾和书院,招收适龄学生。

        白居易在此任官期间,招安盗匪,分其田地,让他们好好劳作,其子女也可入学接受教育,此举颇得民心。而且他致力于当地的教育,虽然仅任职三年,却带领了人民过上了安宁的生活。又值五月,人倍忙。每户人家都有可自给自足的田地,那年贫苦妇人在别人麦地里拾穗的场景再也没有出现过。而且当地留下看在农忙过后一起庆丰收的活动,敲锣打鼓,祭祀雨神,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三载春秋,三年励精图治,白居易离开周至县的那天,长街上都是送别的人。因为他的到来,这里的才摆脱了贫苦的生活。教育的发展也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已经是这里的一大特点,而且白居易留下的诗歌已成为私塾教学的重要部分。拾穗的妇人进了纺织、印染的布庄,饥寒交迫的日子再也不会回来了。

南木文学奖+小说+拾穗者+孙诗语

字数 2254
阅读 5289
赞 | 0
举报
本文为下述活动作品
0 条评论
取消
评论
更多评论
还没有评论
评论已关闭
推荐阅读
换一批
回到顶部
分享文章

分享到微信

举报

提交
取消

选择活动

1/10
作品二维码:
发证单位:
    发证日期:
    开问电子证书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