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问网openwhy.cn —— 基于文档协作平台的综合性内容型网站

请输入验证码的计算结果

看不清,换一张?
提交

建议反馈

提交
取消

绑定手机号

您不是手机注册用户,还不能操作创建群或申请为群参与者,请绑定手机号(手机号绑定后将也成为登录账号)
获取验证码
绑定
取消

合并账号

合并
取消

提示

取消
解绑并绑定
只有实名认证用户可创建活动,
请先进行实名认证
确定

扫描下载开问APP

第四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宋凤江+《无极》

寒芒421
关注
收藏

         “无限、无终、无边际、是谓混沌,亦谓无极。”

         老子在《道德经》中亦提到“无名天地之始”,哲学上的“无极”是指派生万物的本体。也就是传说中道的终极性概念。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极之道,回归混沌,却又看破终极。

        有曰“无极生太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太极是无极的运动形态。黑白两色代表阴阳调和。它代表的是事物的两个对立面,是与非,对与错。

      《道德经》有言“复归于无极”,代表着事物发展从混沌开始到太极融合,再到复归于无极。这是从哲学层面上来理解这句话,黑白相对运动,融合为一体,一个完整的圈,就代表着无极。

       从生活中的“无极”来说,原始社会的淳朴善良到封建社会的两极对立,再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这些都是复归于无极的完美体现。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提出“大同社会”的建构,那何为大同?我们能够理解到的是“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外户不闭,贤有所用,天下为公……”等等一系列的思想呈现;我们发现,它所体现的这种社会形态发展到了一种极度融合的境界,这种境界显然是更高于原始社会的那种简单的淳朴善良,中间是需要经过漫长的两极发展期。从而才能慢慢过渡到接近于“无极”融合的概念。

       所以说,“复归于无极”体现的是一种更为高极的融合,它不代表原地踏步,回到从前;而是在向前进步。我之所以用“接近”这个词是因为社会形态的发展中,“矛盾”是根本动力。故而“无极”是一种理想化诉求。

       从个人角度来说,“无极”其实还体现在人生修行上。

        都说王维号称“诗佛”,其诗意境如画,朴实无华的诗句中深藏水帘洞天;别有一番风味。如“山中花果落,灯下草虫鸣。”简简单单的一句描写,却悟出了人生禅意。

      万物运行有常,日月交替,斗转星移。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一位老者点着油灯,盘坐窗前;闻着雨后泥土暗香,闲听空山鸟鸣虫叫。滴水穿檐的滴答声里,又是哪一瓣花,哪一颗果,随风而去。

      境由心生,景随心转。念之所起,心之所动。

      我想,这样的人生便是一场“无极的修行”。

      人这一生,赤裸裸的来,走过华年;又终将赤裸裸的去。体现的是“无极”的循环。我们都有七情六欲;或伤心,喜悦,悲痛,愤怒……人的修行,终将会在时间的流动中慢慢融合这些情感,用“无极”之壳将自我情感包裹得滴水不漏。为人处世,收放自如。举手投足,游刃有余。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亦提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能够控制自我情绪的宣泄,用无形之中散发出来的气质行走世间。 

       我想这便是,

       我的无极。


字数 1077
阅读 5010
赞 | 0
举报
本文为下述活动作品
0 条评论
取消
评论
更多评论
还没有评论
评论已关闭
推荐阅读
换一批
回到顶部
分享文章

分享到微信

举报

提交
取消

选择活动

1/10
作品二维码:
发证单位:
    发证日期:
    开问电子证书编号: